顺序明人不作暗事成语接龙可以接事不关己、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、事不宜迟、事不师古、事不有余、事不过三、事与原违、事与心违、事与愿违、事事无成、事事躬亲、事以密成、事修傍兴、事倍功半、事关重大、事出不意、事出意外、事出无奈、事出有因、事到万难须放胆、事到临头、事半功倍、事半功百、事危累卵、事变知人心、事同虚设、事后聪明、事后诸葛亮、事在人为、事在必行、事在萧墙、事实胜于雄辩、事宽则圆、事宽即圆、事当其言、事往日迁、事必躬亲、事怕行家、事急无君子、事急计生、事捷功倍、事无三不成、事无不可对人言、事无二成、事无大小、事无巨细、事无常师、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、事核言直、事款则圆、点击上面链接进行明人不作暗事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,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
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9回:“这伙计既到上海之后,心想不要把他冒冒失失的一告,他其中怕别有因由。而且明人不作暗事。”
明人不作暗事作宾语、定语;指为人
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45回:“我明人不作暗事,我是用薰香把你薰过去了。”
明míng
1.明亮(跟“暗”相对):~月。天~。灯火通~。
2.明白;清楚:问~。讲~。分~。去向不~。
3.公开;显露在外;不隐蔽(跟“暗”相对):~说。~令。~沟。~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
4.眼力好;眼光正确;对事物现象看得清:聪~。英~。精~强干。耳聪目~。眼~手快。
5.光明:弃暗投~。~人不做暗事。
6.视觉:双目失~。
7.懂得;了解:深~大义。不~利害。
8.表明;显示:开宗~义。赋诗~志。
9.明明:你~知道他不会,干吗还要为难他呀?
10.次于今年、今天的:~天。~晨。~年。~春。
11.朝代,公元1368—1644,朱元璋所建。先定都南京,永乐年间迁都北京。
12.姓。
人rén
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~。女~。~们。~类。
2.每人;一般人:~手一册。~所共知。
3.指成年人:长大成~。
4.指某种人:工~。军~。主~。介绍~。
5.别人:~云亦云。待~诚恳。
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~。这个同志~很好。他~老实。
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~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~已经昏迷过去了。
8.指人手、人才:~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~。
9.(Rén)姓。
不bùfǒu
[bù]
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~去。~能。~多。~经济。~一定。~很好。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法。~规则。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~,他不知道。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~?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~动。做~好。装~下。看~出。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~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~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~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~会”、“~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[fǒu]
相当于“否”
作zuò
[zuò]
1.劳动;劳作:精耕细~。~息制度。
2.起:振~。枪声大~。
3.写作;作品:著~。佳~。
4.假装:~态。装模~样。
5.当作;作为:过期~废。
6.进行某种活动:同不良倾向~斗争。自~自受。
7.同“做”。
[zuō]
作坊:小器~。
暗àn
1.光线不足;黑暗(跟“明”相对,下同):太阳落山了,天色渐渐~下来。
2.隐藏不露的;秘密的:~号。明人不做~事。
3.糊涂;不明白:~昧。兼听则明,偏信则~。
4.(颜色)浓重,不鲜明:~紫。~绿。
事shì
1.事情:国~。公~。
2.事故:出~。平安无~。
3.职业:谋~。
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~了。
5.从事:大~宣传。
6.侍奉;伺候:~亲。不~王侯。